荀攸也就不再开口,但是心中已然明白:
“大义!”
不知怎的,荀攸对于李耀,竟然有了几分认可,做事有章法,讲规矩,年纪轻轻,位及人臣,没有半点骄傲自大,肆意妄为。
有点成大事的样子,不像董卓,这也让他对于凉州武人那种刻板印象,开始有了一些改变。
见到荀攸不再开口,李耀也是兴致大减,收起刚才写的奏疏,打算拿去皇宫用印。
虽然传国玉玺丢了,但是丢了也就丢了,传国玉玺又不常用,主要用的天子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目前还在长安,还在皇宫。
话分两头,此时中原各地!
随着朝廷使者走出了函谷关,中原各地诸侯已经得到消息,他们对于此事都有哪些反应……
且说曹操,他在兖州东郡,距离可以说是最近,也是最早得到消息。
曹操与袁术的战争已经打完,曹操战胜,袁术战败,其实就双方本身的势力而言,现在曹操不如袁术。
但是曹操本人军事天赋很强,手下还有一群善谋的文臣,勇猛的武将,背后更有袁绍支持,因此很顺利的打败袁术,将其赶出陈留,赶回汝南。
然后他就不敢追了,毕竟那是汝南,袁家老巢。
恰在这时,朝廷使者来了,曹操当即决定,要隆重的迎接朝廷使者,甚至亲自前去迎接。
曹操知道,自己这个东郡太守,不是朝廷封的,而是袁绍封的,一则没有正常手续,不算名正言顺,二则代表受制袁绍,始终屈居他人之下。
他想摆脱袁绍控制,尊奉朝廷,尊奉天子,就是一个不错选择,一个大义,一个小恩,孰轻孰重,谁都能分得清。
那些名士清流,也就不好再骂他是忘恩负义……
而在冀州魏郡邺城!
袁绍就没那么聪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没有第一时间迎接。
或许他能想得明白,但是心里想不痛快,毕竟当初联合讨伐董卓,他可不认刘协这个天子。
他想扶持刘辩,结果刘辩被毒死了,又想扶持刘虞,结果刘虞严词拒绝,死不答应。
左右一众河北名士,还是能够看得明白,田丰立即进行劝说:
“还请明公快快动身,亲自前去迎接朝廷使者!”
袁绍闻言皱眉反驳:
“那是逆贼董卓所立伪帝,现在又被逆贼李耀把持,这等朝廷使者,我要亲自迎接?!”
话音落下,审配也是拱手劝说:
“明公,如今的冀州牧之位,乃是韩馥让给您的,名不正,言不顺,此时此刻,应当尊天子,安四方!”
袁绍心里别扭,迎接朝廷使者,也就代表认了刘协这个皇帝,他的脸面何在?将来朝廷下达什么诏令,他是遵从,亦或是不遵从……
不过最后,还是理智战胜感情,对左右的众人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这就过去,迎接朝廷使者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