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新出的经典点的武侠剧王晋还是都看过的,一般还是能接受,至少每部剧都有不少亮点可圈可点。
比如某版《射雕》,里面的黄蓉演的很好,感觉很吸引人,也附和原著的描写,但男主演真的很一般,很多人看这部剧就是冲着这个黄蓉去的。
所以说,一部剧,只要你能拍出一个亮点,就能吸引不少人,要是好几个亮点,好躲经典片段,那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部剧火了。
秦瑶走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都没有留下来吃饭。
王晋回去之后天都快黑了。
小丫头在写字。
嗯,是的,写字。
幼儿园也有作业的……
不过那作业很简单,而小朋友也会很听老师的话。
袁素在一边看着她。
还可以教她。
看着温馨的画面,王晋很开心。
这让王晋想到网上一个短视频,看了心里一下子会很难受。
短视频里是一个单亲妈妈的孩子,大概八九岁左右吧,短视频是妈妈发的,只是她看到这个监控拍下的画面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了。
妈妈上班,八九岁的孩子自己回家,空荡荡的家,自己回来,打开门,拿着试卷,向着摄像头挥挥手中的卷子说道,妈妈,我考了97分。
然后脸上很孤独的轻轻叫了一声妈妈。
家里就他自己。
后来妈妈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其实谁看到这个画面都会很难受。
别人家的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姥姥姥爷陪伴着,回来一家人围着,考的好了,好多人奖励,买吃的,还有各种鼓励表演。
而这个孩子一个人,看视频很多人看到都会忍不住心酸,一下子就会感觉心里很难受,发堵,心疼。
特别是最后叫的那声妈妈,有着对妈妈的依恋还有不属于这个阶段孩子的落寞。
小丫头如果跟着袁素自己,也是个单亲妈妈的孩子。
不过现在好了。
有自己。
王晋回过神来,看到袁素正看着自己。
“想什么呢”袁素轻轻说道。
“没有,就是感觉很好,很幸福。”王晋笑道。
人真的是靠心情主宰,靠精神主宰。
精神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比如精神病,神经病。
这个好像是骂人的。
但精神生病了,那就是精神病。
这个病目前医疗上其实是不能治疗的,只是镇定,这药虽然能让你安静下来,但是损伤大脑,慢慢的,其实人就变得痴呆了。
心情好就好,内心感觉满足,那就是满足,内心感觉幸福,那就是幸福,知足常乐就是内心的一个心态。
我们的精神主宰我们自己,但这精神到底是个什么,说灵魂太玄乎,可是我们的思想,认识,这个是什么
……
三天后,王晋也去剧组了。
因为按照正常规矩,王晋感觉武侠剧还是提前训练几天吧……
毕竟他是武术指导,他是为了到时候省掉很多麻烦。
另外现在去了,就是看看这些演员的身体素质如何。
顺便教他们点东西,到时候拍戏的时候用得上。
比如第一个就是握剑。
对,其实正常人的握剑都是错误的。
不同的剑有不同的握法。
不过现在的影视,都是追求视觉,好看,正确不正确不重要。
其实正确的握剑有着另一种的犀利美。
就是能让你和剑连成一体。
所以王晋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握剑方法。
“王导好!”
这些演员都是很客气的和王晋打招呼。
这让王晋有点招架不住。
自己都成了王导
武术指导说起来也是导……
王晋客气的回应。
其实他不知道他在娱乐圈中这些演员们的心中地位很高。
毕竟三国那种史诗大剧都是王晋武术指导的。
还包括不少其他东西。
还有后来拍摄的《射雕》。
都是很经典,甚至《射雕》的口碑比起最经典的哪一款也不逊色。
最经典的那款主要是曾经数代人的回忆,其实那个更多的是怀念,已经不能再去比较了。
就如老三国,那是几代人的经典。
但随着时间,老一辈人已经老了,新一代人也要有经典。
像四大名著,其实可以拍出新的经典和高度,符合现代的一些审美和心里需求。
艺术是不断突破的,经典是可以并存的。
王晋已经被誉为武侠的新希望。
未来能拯救武侠的非王晋莫属。
王晋拍了《神雕》之后,捧红了不少人,也让很多人想拍武侠的导演取消了这个打算。
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怎么拍都不可能赶得上王晋拍摄的武侠。
除非另辟蹊径。
但就算另辟蹊径,也要找个耗时间,现在这个时间不合适,毕竟王晋的武侠剧风头正盛,势不可挡。
王晋好奇自己现在这么出名吗
怎么感觉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好像自己很牛
他感觉自己已经很低调了。
能不出演,就不出演,不上综艺,不上电视,因为他不想出名,他就想过自己安静幸福的生活。
他现在内心强大的一匹,能力强大,不需要用名声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不需要。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那种感觉是虚名带来的虚荣所不能比的。
一个空虚。
一个无比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