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骑司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让!”
红色官服男子身后的一个护卫,一边走,一边大声呼喝着。
摘星楼门外路过的行人,以及大堂里的宾客等,听到这声音,全都变了脸色。
“贼娘的,还真是这酷吏!”
“百骑司怎么跑到摘星楼来了?莫非摘星楼沾上了什么重要的案子?”
“嘘!轻声些,不要命了?张口酷吏、闭口百骑司的,若被人听到了,岂不麻烦?”
百骑司的威名,大虞朝自是无人不知。
而路人口中的酷吏,最近一两年,更是有着小儿止啼的功效。
大虞朝新朝建立,圣人英明神武,乃旷世明君。
但,再明媚的阳光,也有黑暗。
圣人亦需要有一支足够隐秘、足够能干的力量。
自前朝起就有的百骑司,上皇、圣人都未罢黜。
圣人顶多就是不会过度的依仗这种黑暗势力,更多的还是倚重明面上的诸多力量。
原本,市井小民对于百骑司还不甚了解,他们更熟悉南衙十六卫等皇家亲卫。
百骑司的威名能够在坊间传开,是在两年前,朝中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案子,涉案者周既明狠绝的操作,才让世人得知大虞朝还有这么一支神秘力量。
……
“什么?摘星楼被官兵包围了,主导此事的是周既明?”
王棉刚刚用完朝食,正在整理教具,准备下午的课程,便收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对于“前任”,王棉并没有什么感情。
当初会选中周既明,只是猜测他可能是科举文的男主,方方面面的条件又跟自己合适,这才想要提前抱个金大腿。
“可惜,我不是女主,至少不是周既明的女主,且我对于这桩婚姻,掺杂了太多的利益考虑,不够纯粹,难免BE。”
周既明另攀高枝,王棉非但没有伤心,也没有记恨,反而进行了自我反省——
我自己没有付出真心,就不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要求旁人如何如何。
人,确实要爱人先爱己,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只索取,不付出啊。
有了周既明的教训,王棉与萧无疾相处的时候,也就不再那么瞻前顾后、克制清醒。
她依然能够守着本心,却也付出了感情……果然修成正果。
夫妻恩爱,还有了爱情的结晶,本就豁达、善良的王棉,更加不会纠结曾经的经历。
周既明于她而言,更是一个同乡。
偶尔在宫宴、或是权贵圈儿的宴集上遇到,王棉也落落大方、守礼疏离。
没有所谓的爱恨情仇,王棉对周既明就没有过多的在意。
但,到底都在京城,还都是与皇室有着密切联系的高门大户。
即便王棉不去刻意打听,也总能听到周既明的些许消息。
尤其是两年前,周既明做了一件足以震惊整个长安的“壮举”——
他大义灭亲,揭发了岳父、舅兄的不法事。
这还不是最令人惊诧的,周既明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不是无脑诬告,而是准备充足。
平宜长公主驸马、以及嫡长子的种种违法乱纪,周既明全都调查得清清楚楚。
小到圈占民田、强夺民财,大到勾结突厥,贩卖盐铁,所有罪状,周既明不但查到了物证,还有足够的人证。
有些案子,甚至是几年前的旧案,留存的证据并不多,周既明却还是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手腕,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将驸马父子的罪名钉的死死的。
圣人震怒,因为在这对父子的诸多罪证中,还有一项是附逆楚王。
虽然他们也没能掀起什么风浪,但当年圣人还是齐王的时候,被上皇、楚王等针对,他的好几位心腹都被陷害。
这其中,就有平宜驸马的手笔。
只是驸马隐藏得极深,表面看着,甚至会被误以为是圣人的人。
圣人之前清算上皇心腹、楚王余孽,也就顺势漏掉了平宜一家。
周既明的检举,惊醒了圣人,并非常贴心的打包送来足以定罪的证据。
圣人内心是欣慰的,连带着对周既明这个人,也多了几分宽容——
检举至亲,多少有些凉薄、不够厚道。
可,周既明确实有真才实学。
且,圣人事后也收到了有关周既明的所有调查资料——
出身沂州农家,自幼聪慧好学。
靠着出众的才能与品性,被当地官学举荐为贡生,前来京城参加科举。
在京城,周既明颇为活跃,经常出没于各种宴会、雅集。
既传扬了才名,还得到了一份良缘——
平宜的女儿康宁郡君对才貌俱佳的周既明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