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先生,别管我们,快开启石门!”包拯焦急地喊道。公孙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紧张,集中全部精力,按照自己的推断推动符文。随着最后一个符文归位,石门缓缓开启,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快走!”包拯一声令下,众人迅速穿过石门。展昭与赵虎且战且退,在最后一刻闪身进入石门。包拯等人进入石门后,迅速将石门关闭,黑衣人被严严实实地挡在门外,石门后传来他们愤怒的叫骂声和捶门声。
众人顺着石门后的通道一路前行,通道尽头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大厅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石盒,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老者望着石盒,缓缓说道:“这石盒里或许就藏着琉璃盏背后的惊天秘密。”
包拯大步走上前,打开石盒,只见石盒里放置着一块刻满文字的玉牒。公孙策接过玉牒,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大人,这玉牒详细记载了前朝宝藏的具体位置,以及当年琉璃盏被送往相国寺的缘由。原来,当年前朝皇室为了妥善保护宝藏,将开启宝藏的关键线索隐匿在琉璃盏中,并将琉璃盏送至相国寺。后来消息不慎泄露,引得各方势力纷纷觊觎。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然是安平王!他暗中与‘暗影阁’勾结,一手策划了相国寺的一系列惨案。”公孙策说道,语气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慨。
众人听后,无不大惊失色。包拯怒目圆睁,愤然说道:“没想到竟然是安平王!他身为皇室宗亲,本应以身作则,却为了一己私欲,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实在是天理难容!”
包拯等人带着铁证匆匆赶回京城,即刻进宫面见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下令包拯立刻彻查安平王。
包拯领命,迅速率领众人前往安平王府。安平王见到包拯,还妄图狡辩抵赖:“包大人,你无凭无据,怎能随意污蔑本王?”
包拯冷哼一声,掷地有声地说道:“安平王,你还想狡辩!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包拯拿出玉牒等铁证。安平王看到证据,顿时脸色惨白如纸,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包拯声色俱厉地喝道:“安平王,你为了宝藏,勾结江湖恶势力,在相国寺肆意行凶杀人,扰乱京城的安宁,罪大恶极!来人呐,将安平王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很快,安平王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押走。随后,包拯又雷厉风行地将“暗影阁”相关涉案人员一一缉拿归案。至此,琉璃盏一案真相大白于天下,京城百姓听闻后无不拍手称快。
包拯站在开封府衙前,望着京城繁华热闹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身为朝廷命官,肩负着守护百姓安宁、维护世间公平正义的重任,定当鞠躬尽瘁,不负圣恩与百姓的期许。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