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公孙策匆匆走进书房,兴奋地说道:“大人,有线索了!我拿着玉佩找了城内几位玉器行家辨认,其中一位认出这玉佩是清风观一位俗家弟子的。据说这位俗家弟子是个富商之子,名叫李富贵,平日里喜欢与道士来往。”
包拯神色一凛,“清风观?看来本府得去清风观走一趟了。展护卫,你即刻准备,随本府前往清风观。公孙先生,你留在府中,若有新线索,立刻飞鸽传书。”
众人迅速行动,包拯与展昭快马加鞭,朝着清风观赶去。一路上,包拯心中暗自思忖,这清风观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与死者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不多时,两人来到清风观。清风观内,香烟袅袅,一片宁静祥和。包拯与展昭刚踏入观内,便有一名小道童迎上来,问道:“两位施主,所来何事?”
包拯说道:“小道童,烦请通传一声,就说开封府包拯求见观主。”
小道童一听是包拯,不敢怠慢,赶忙进去通报。片刻后,观主玄清道长亲自迎了出来,说道:“不知包大人前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大人光临敝观,所为何事?”
包拯打量了玄清道长一番,只见他身材消瘦,面色红润,目光炯炯。包拯说道:“玄清道长,实不相瞒,近日城外发现一具尸体,从线索推断,与贵观似乎有些关联。特来向道长打听些事情。”
玄清道长微微皱眉,“哦?竟有此事。不知大人所指何事,只要贫道知晓,定知无不言。”
包拯拿出玉佩,说道:“道长可认识这玉佩的主人?据查,这玉佩是贵观一位俗家弟子李富贵之物。”
玄清道长看了看玉佩,脸色微变,说道:“这……这玉佩确实是李富贵之物。只是,李富贵已多日未来观中,贫道也不知他的去向。”
包拯敏锐地察觉到玄清道长的异样,追问道:“道长,李富贵平日里在观中与何人来往密切?”
玄清道长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富贵与观中一位名为清风的道士关系甚好。只是,清风前些日子也离开了道观,不知所踪。”
包拯心中一动,“清风?可是身材消瘦,脸上有颗黑痣的道士?”
玄清道长惊讶道:“大人如何知晓?正是此人。大人为何如此问?”
包拯神色严肃,“实不相瞒,据本府调查,清风很可能与李富贵之死有关。道长,这清风是何来历?”
玄清道长面露难色,“清风是几年前云游至此,请求留在观中。贫道见他道法高深,便收留了他。但他平日里独来独往,甚少与他人交流,贫道对他的来历也知之甚少。”
包拯沉思片刻,说道:“道长,本府怀疑清风与一起命案有关,若有他的消息,请即刻通知本府。”
玄清道长赶忙点头,“大人放心,若有清风的消息,贫道定第一时间告知大人。”
包拯与展昭离开清风观后,展昭说道:“大人,这玄清道长似乎有所隐瞒,清风的来历也颇为可疑。”
包拯点头,“不错,这清风观内恐怕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看来,我们得从清风和李富贵的关系入手,继续深入调查。”
就在包拯与展昭准备回城时,突然,一名神秘人从路旁的树林中窜出,手持利刃,直逼包拯……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