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种在田里的油菜,也只剩下一些折弯了的枝条,上面结菜籽的地方早就被打进泥里了。
犁地之后,还得把土晒几天。
若是平时,收获的菜籽榨油,家里就不用再花钱买油。
本来油就卖的贵,今年菜籽没有收成,油显然要更贵了。
把耕种的要求交代清楚,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洛云宜再操心了。
天气渐渐好转,一日比一日暖和。
洛云宜带着小石头,身边跟着舒幸轮,坐着驴车往镇上走。
这一次,她们是去买房子的。
之前总觉得住在村里,镇上有没有房子都不重要。
这次大雨被迫离开家,洛云宜觉得,多有几个住处也不错。
再则她喜欢住在村里,也得为孩子们考虑,尤其是她的小石头。
村里能接触的人和事还是太单一,若是想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就不可能一辈子住在小山村里。
也是时候在镇上买房子,等改建好,以后也方便些。
等小石头再长大些,就该启蒙读书。
到时候不管是让舒宴犹他们教导,还是在镇上求学都可以。
镇上有房子,到时候也不慌张。
等以后孩子们要去外地进学,到时候再去外地置办房产。
总不会让他们在外地没有地方住。
最后能定居在哪里,得看孩子们自己的造化。
洛云宜喜欢孩子们,也一心为他们打算。
只要他们有能力,能走多远走多远。
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喜爱就把孩子们拘在身边。
反正她有钱,也不怕晚年没人照顾。
就算她没钱,她也不会把养老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孩子可以是生命的延续,却不是养老的工具。
如果真是为了养老生孩子,其实大可不必。
培养一个孩子成才,让他有本事,所花费的金钱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养老,绰绰有余。
洛云宜这边才刚想到养老的问题,舒常乐就过来了。
“大嫂,怎么了?脸色这么不好。”
洛云宜起身把人迎进来,语气关心。
舒常乐深呼吸:“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个亲戚,大着肚子跟家里人吵架,没注意被推了一下,难产了。”
“人还好吗?”家里新进来伺候的玉兰端来热茶,洛云宜亲手奉给舒常乐。
“孩子生下来浑身青紫,不一会儿就没气了,产妇情况也不太好,身体亏损的厉害,以后都生不了了。”
洛云宜挑眉,那妇人和舒常乐差不多大,四十好几的年纪,有儿有女的,不能再生,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舒常乐好像看出了洛云宜的想法,摇摇头。
“哪有那么简单,产妇亏了身子,又是被儿媳妇推的,正闹着要儿媳妇们伺候她,天天吵嚷着要吃好的,把家里搅的一团乱麻。”
要说身体亏空了,确实应该好好调养。
可是那婆子太过分,知道家里没钱,就唆使丈夫去儿媳妇娘家要钱要粮。
老二媳妇推的她,她却连老大媳妇都不放过。
一家子被她闹的没了脸不说,日子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