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穿越小说 > 再见了,赵宋 > 第142章 家事国是

第142章 家事国是(2 / 2)

要在本空时开展宣传攻势,陆少峰准备了许多的手段,最主要的工具便是报纸和传单。

对印刷这个行当,陆少峰也下了一些心思,在他的指导下,不但将铅活字印刷术提前数百年发明出来,还研制了一款二十世纪初的铅活字印刷机。

有了电力驱动的半自动铅字印刷机,永陵日报才能以每天数版的信息量出版发行,这个效率本时空无人能比。

只有印刷术和造纸术得到长足的进步,教育才有可能普及到千家万户,而不再是士绅阶层独断的资源,民智才能得到初步的开发,社会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可以说,陆记生产的半自动印刷机和印刷工艺,是超越枪炮威力的本时空国之重器。

陆记将这项技术至今还死死地握在手中,并没有向社会推广,是非卖品。

“少峰真是好手段啊,张厅长你看,一个以前的公子哥,经少峰调教几年,已是统兵上万的将军了,让我等都觉得自己老了许多,足可告慰苏兄的在天之灵了。”

看着苏浩匆匆而去的身影,王洵有感而发,同时也为自家能与苏家交好而庆幸。

王洵能在四十多岁,从一个以前的小官僚,一跃而成为能主宰潭州的军管会主任,究其根本是搭上了陆记的战车。

现在的王家,与张家一样,是潭州顶尖家族的存在,而且更大的机会已摆在了面前。

女婿李子强是三巨头之一,将来肯定要执掌全国的兵马。若不是陆记明确地否定了君主制度,以李子强的地位,就是统兵的一字并肩王。

“是啊,小浩能有今天,少峰费了不少心思,也与子强和志伟的悉心教导分不开。”

“王兄,我之前在永陵时,少峰郑重提起,今后除了要开办新式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外,还要开办少年军校,从小就培养后辈投身军武,不知王兄对族中子弟有何计划?”

难得地喘一口气后,张、王两位如今的潭州大员谈起了家事。

他们这一辈,借着陆记的东风,将来肯定不会只主政一州一府,做到一部一委的主管也有可能。可也得要为子孙们谋划,一旦跟不上形势,那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女婿赵志伟也提醒过他,张家若要长盛不衰,必须要下力气培养后辈,从现在做起。

“国之大事,教育为本,少峰这话说得很对。我已从族中挑选了十数名子弟,准备根据他们各自的喜好,送到学校或少年军校学习,张兄想来也有此打算吧。”

“另外,子强向我建议,不但族中子弟,便是适龄的女子,也最好送去上学。陆记几年前就有女子学校,还是妍娘操持的。陆记一向提倡男女平等,说这是社会发展大势,将来女子也能为官主政。”

王洵说到苏小妹时,也有几分的赞许。不但为陆少峰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还要担任什么女子委员会的主任,这可是千百年来没有过的事情。

“若说女子为官,也只有前唐时武皇帝独树一帜了。王兄说的女子委员会,我也知道一些,不但少峰极力主张,志伟和子强也都深以为然。王兄,我们得多多努力了。”

张轼这话一语双关,王洵也会意地一笑。

苏小妹能站到台前主持事务,他们家的两个小娘子身份和才学也不差几分,将来自然也会有所任事。只要镇永军能一路地高奏凯歌,政务院很快会拿下更多的地盘,张、王两家各方面都大有可为。

与张、王两人在闲暇之余还能高谈阔论家事、天下事不同,在永陵至潭州的蒸汽机轮船上,李冒恨不得此刻能飞到潭州。

值此改天换地之时,李冒却还在路上耗费时间,他的心急可想而知。

昨天议政到半夜,还忙着写了一篇报纸的头版,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李冒就起身回潭州。

两三天都是这样匆匆的来来回回,他这一身老骨头还真有些吃不消。可事关自身和家族的前途,再累也得咬牙坚持。

三国的协议,打了李冒一个措手不及,他心里早就将朝廷那帮愚蠢高官骂了个遍,一个个地都长着什么猪脑子。

李冒对朝廷的得失并不在意,他计较的是自己被耍得团团转,计较的是今后的前程,江宁,还是江宁,可江陵城现在又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

李敢那儿,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呢?李冒这时竟然没想到当今皇上,而是想起这位政敌。

最新小说: 大明:截胡姚广孝,蛊惑朱棣造反 大明:我干爹是朱元璋 遮天:火麟飞模板,打崩生命禁区 骂我假龙女?血脉觉醒惊艳四海 八零悔婚,我改嫁禁欲大少赢麻了 早亡丈夫退伍归来,极品婆家一无所有 替身为凰 逼我和亲?二嫁权臣后全家悔断肠 私逃 顶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