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要修建通向南汉的铁路、公路,一路都是穿山而过,需要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因而组建一支建设兵团来承担以后的重大工程建设,就很有必要。
林河的疏浚和拓宽,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工程。
最初的计划是,达到通行三十吨蒸汽机轮船的标准,后来杜厅长建议,最好能通行百吨船只最为理想。
这样,林河、陵水和楚南境内的大河,在运输繁忙的路段都能通行百吨大船,从而组成一个发达的水上运输网络。
杜厅长的建议,虽有其小心思的地方,可这是于公于私都有大利的建言,在经过多方的调研后,新的林河疏浚方案出台。
“林河与陵水,不是一个水系,中间还隔着几十公里的陆路,连不到一块吧。”
赵志伟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出言问道。
“确实是这样,开挖人工的运河现在还不现实,两条河的落差太大,只好用铁路来弥补这个不足了。”
陆少峰也郁闷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大自然造就的局面,非人力可为。就是在后世,也没有开挖运河联通陵水与林河、再南下至清江的方案,他没做这样的奢望。
公元956年的夏季,可能是楚南有史以来最为繁忙的一个季节,无论是工农业或是基础建设,都是一片大干快上的气象。
在乡村,到处都在开荒垦地,与之对应的一排排红砖砌就的砖瓦房争相破土而出,这是新建的移民大队的居所。
而每开垦出一片新的田土,在经过简单的施肥以后,便很快种上各种农作物。
得益于新式农耕用具的推广,和蒸汽机农业机械的使用,祖祖辈辈在田地里刨食的村民,也开始知道了什么是科学耕种和农业技术。
政务院为加速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出台了许多政策。其中一条就是,为移民生产大队、或村民们提供设备贷款或租赁,价格方面还相当便宜。
稍有点算术能力的农民,只粗粗一算,便知道使用农机的好处。不但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费用较使用牲畜还要合算。
所以,几个大队或一些有实力的村落,大都集合众力共同购置或租赁农机抢种抢收。
以往的夏季是双抢季节,前后一个多月都要累死累活在田地里,现在只短短的半个多月,夏收和夏种都很清清爽爽地完成。
这些节余出来的劳动力,又很自然地流向各个工厂或大型的工地。一辈子都难得走出村庄的许多农民,也开始了舍家弃子的外出打工生活。
永陵到潭州的铁路,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也于六月底修通。
楚南攻略正式启动后的第一项大工程,就是修建这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小铁路。
为了能及时完工,方泛调动了楚南各界的力量,铁路分成了几个工程段、数万人同时施工,最后竟然能提前一个多月竣工,在本时空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通车这一天,已赴任潭州的杜厅长,现在是潭阳专区专员的杜专员,特意赶回永陵参加通车典礼。
典礼过后,杜专员陪同陆少峰登上首发列车,一起驶向潭州。
这是陆少峰在本时空的第一次远行,四年来他都是待在永陵没有外出。楚南已大定,也是到了方便出行的时候。
“首长,前面就到衡州了,火车在衡州停车十分钟。唐专员和衡永专区的官员已在车站等候,你看要不要下车跟他们见见面?”
火车奔驰不到三个小时,侍卫长钱大勇便过来通报。
这次远行,陆少峰并没有刻意低调,一切都由侍卫室安排。
侍卫长钱大勇是一直跟在陆少峰身边的卫队长,政务院成立后,按制度成立了院长侍从室,他顺理成章地担任侍卫长。
“下车就不必了,还要惊扰到其他的乘客,就请唐专员他们到车上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