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皇叔可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各方势力游说。对于那些与刘尨有矛盾的势力,着重强调刘尨的威胁,以大义相邀;对于摇摆不定的势力,许以利益。同时,在联盟内部,建立互信机制,相互交换人质,共同制定战略目标,确保各方利益一致,如此联盟方能稳固。而奉天子这面大旗,也可在联盟中发挥关键作用,让各方明白,我们是为了汉室正统而战,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司马懿的回答有理有据,充分展现出他卓越的外交智慧和政治眼光。
刘备又问:“如今我军人才虽不少,但在军事谋略与内政管理方面,仍需加强。仲达认为该如何选拔和培养人才?”
刘备深知人才对于大业的重要性,想听听司马懿的看法。
司马懿神色认真,回答道:“选拔人才,不应只看重出身和名气,而应注重其才能和品德。可设立专门的机构,广纳天下贤才,通过考试和举荐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培养人才方面,可建立学校,传授兵法、政务等知识,让人才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给予人才足够的信任和权力,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在培养过程中,也要不断向人才灌输奉天子、兴汉室的理念,让他们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恢复汉室荣光。”
司马懿的人才观,新颖且务实,让刘备眼前一亮。
两人你来我往,谈论了许久,从天下局势到军事战略,从内政管理到人才培养,司马懿的每一个回答都让刘备深感满意。
刘备心中大喜,他越发觉得胡昭的推荐没错,眼前的司马懿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即便那鹰视狼顾之相暗藏隐忧,但当下用人之际,其才华更显珍贵。
“仲达,你如此才华,若能助我兴复汉室,实乃我之幸事。我欲征辟你为军师祭酒,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备满怀期待地看着司马懿,眼中满是诚意。
司马懿闻言,立刻跪地,恭敬地说:“承蒙皇叔厚爱,懿愿效犬马之劳,跟随皇叔,共图大业!”
司马懿心中也渴望能遇到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华,如今刘备的邀请,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刘备连忙扶起司马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从今往后,你我君臣一心,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在刘备与司马懿相谈甚欢之时,远在汉中的上庸。
城门口,气氛却显得有些神秘。
夜幕低垂,月色朦胧,城门缓缓打开,一个黑衣人在几个护卫的簇拥下走出城来。
城门口,王平一脸严肃,躬身向黑衣人告别:“只能送先生到这里了,一路保重。”声音低沉而恭敬。
黑衣人微微点头,翻身上马,声音低沉却透着几分威严:“多谢王平将军,此间事了,后会有期。”
言罢,在护卫的保护下,扬尘而去。
马蹄声渐渐远去,黑衣人在月色下的身影越来越模糊。
突然,一阵风吹过,撩起黑衣人的兜帽,月光洒在他的脸上,赫然竟是刘尨帐下的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