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拓印独孤愿神通,神通合一,诸法无相!
高礼山、许厚、卫图、独孤景四位通窍武者已经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郡守府前,而独孤愿、魏权、冯贺三个外罡三重,也是紧随其后,跟在这四尊通窍武者后面,一同来到了这郡守府前,等候拜见郑均。
这郡守府前的氛围,有几分尴尬。
高礼山是从皇帝身边来的,暂且不论。
剩下的三人,平日里也没少碰面。
毕竟都是岚州军政体系中的一员,彼此之间很难说是没有见过面的。
甚至在前不久,房彦、洪山河组织的‘讨郑大会’上,独孤景和许厚还碰过面,一起商议过如何对付郑均呢。
现在出现在这里,着实让两人显得有些尴尬。
不多时,只听见‘砰’的一声,郡守府正门大开,一股恢弘的气息登时从门内传来。
这股气势如渊似海,真元浩荡绵长,竟隐隐有一种极北寒霜的意思。
“诸位。”
郑均的身影伴随着寒雾,缓缓出现在了众将面前,仿佛北海的暴风雪裹挟着武道威压扑面而来!
“这……这绝非寻常通窍!”
独孤景只觉经脉中的真元骤然凝滞,余光瞥见身侧许厚这同样惊骇万分,脖颈青筋暴起,才勉强稳住身形,同时心中暗忖:“这郑均和那群南楚余孽有关系,修行的不是‘碎玉功’吗怎会有如此森寒的真元威压……莫不成,是吞服了什么寒属的天地灵宝”
独孤愿、魏权等,只觉得大都督威势愈发强盛,丝毫没觉得有什么威压在,在场之人,唯有独孤景、许厚及高礼山三人,被郑均的威压笼罩。
“恭迎大都督出关,大都督此番可谓是登峰造极,只怕那房冀老贼,也不是大都督的对手了。”
独孤景朗声抱拳,袖中暗自运转真元,周身腾起淡淡金芒,想到抵挡郑均这普天的寒意。
“独孤将军。”
郑均目光扫来,独孤景骇然发现护体真元竟如春雪消融,一刹那,独孤景便感觉自己仿佛在冰天雪地之中,被什么凶猛野兽盯上了一般,登时汗毛炸立。
独孤景神色僵硬,拱手道:“末将在。”
“独孤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实乃明智之举。”
说罢,郑均拍了拍独孤景的肩膀,对着独孤景笑道:“日后勠力同心,好生办事,待平了房冀老贼,自是论功行赏、封爵赏地。”
独孤景再度恭敬拱手:“请大都督放心,末将定尽心竭力,为大都督平定房氏乱贼。”
郑均闻言,微微颔首,接着便又转头望向了许厚。
还不等郑均张口,许厚便已经是行礼道:“末将愿为大都督肝脑涂地,剿灭房氏乱贼,平定意图谋逆的秦庶人!”
许厚眼神坚定,表露出一副忠贞不二的模样。
见到许厚如此,郑均也是微微一笑,满意点头:“既如此,传本督军令,于镜渊郡郡兵、宁远郡郡兵、潭县大营营兵以及其余岚州愿反正之军挑选出五万精锐,组‘定秦军’,其余三万人,编入‘岚州军’序列。”
“果毅军、骁勇军合并为一军,兵员五万,是为‘骁果军’,军中研习‘落日刀法’!”郑均道,“‘沧刀军’番号不变,增员至五万人,同‘骁果军’一起,为本督左右翼。”
“八千鲜卑骁骑,号为‘狼骁骑’;五光、广义、祁江三郡援兵,兵合一处,是为‘博州军’。”
“本督将表许厚为定秦将军、宁远郡郡守;表独孤景为狼骁将军、镜渊郡守;表卫图为平寇将军。”
郑均三言两语,便将新的人员分化处理完毕。
骁果军、沧刀军是不会有主将的。
因为自己,就是这两支军队的主将。
不过平常军务,自然是由魏权、独孤愿以及冯贺等将主持。
如果不是不能太过于张扬,郑均都准备将沧刀军、骁果军改名叫金吾卫、羽林卫了。
至于新成立的三军,便让许厚、独孤景、卫图三人分别率领,岚州军都是各军淘汰下来的部队,因此给卫图来做防守用,顶多搞搞治安战。
而许厚有本领,会做事。
便将最能吸引仇恨,在外界看来会误判成自己的嫡系军队‘定秦军’交给他。
毕竟定秦侯麾下有一支名叫‘定秦军’的部队,谁会认为这不是主力呢
至于鲜卑骑兵,这支骑兵是自然不可能被自己完全控制的,他们第一选择一定是独孤景。
既然如此,那就让独孤景继续带领他们就是了,自己只需要控制好独孤景就行了。
方才出关之后,郑均第一时间将威压尽数集中在独孤景、许厚身上,就是为了敲打他们。
卫图是永昌帝忠臣,虽然不是郑均的忠臣,但在岚州,郑均觉得就算是自己跑了,卫图都跑不了,所以在没有和永昌皇帝翻脸之前,卫图是可以委以重任的。
高礼山是永昌皇帝身边的头号大太监,同上。
如此,只有独孤景这个骑墙派和许厚这个降将了。
如此,郑均自然是会将自己所有的威压,尽情释放到了此二人身上,让此二人知晓自己的强悍之处,以免他们生出了降而复叛之心。
毕竟在岚州,最重要的敌人,便是岚州房氏的老祖房冀,通窍巅峰,半只脚踏入元丹境的存在!
虽然不知,这位实力强悍的老祖为什么至今都没有亲自奔赴前线。
但无论如何,这位老祖都是极为恐怖的存在,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大周朝除却皇族元丹之外的第三十尊元丹武圣!
大周二十一州府,除却皇族的十尊元丹武圣之外,天下之大,只有二十九尊元丹武圣,这二十九位元丹武圣镇压四方,也是中原王朝能够镇压四方蛮夷的底蕴所在。
每一尊元丹武圣的地位,都是举足若轻。
或为博州蔡氏宗主蔡抗、宣州卢氏宗主卢林这样的宗族老祖,或为岳国公舒卫渊、虢国公魏搏虎这样的天下名将,亦或者为东海柱石、萧梁皇帝、东吴皇帝这样的裂土称王者,又或者是蜀中剑庐主人、通玄上人这般的逍遥于江湖,不问尘世的隐士高人。
无论是宗族老祖、天下名将、裂土称王、隐士高人,这二十九位的每一尊,都对天下有极大的影响力。
再加上北戎可汗、西狄单于、土司首领、东夷大君这些外族中的元丹高人,天下之中,元丹武圣数量不足四十尊。
当然,就算算上妖族的妖王,大抵也就是七八十位。
这样稀少的存在,这位房氏老祖,自然是值得重视。
一旦他突破到了元丹之境,郑均就要考虑跑路事宜了。
洪山河持法宝‘玄阴聚煞旗’,有了两三分元丹武圣之威,郑均便不敢正面迎接,若是遇到真正的元丹武圣,郑均觉得自己只有败亡一途。
除非是修为达到通窍巅峰,神通尽数小成,才能勉强抗衡。
‘看来越级斩杀,到此结束了。’
郑均摇了摇头,感到无比艰难。
炼血斩蓄气、蓄气斩外罡、外罡杀通窍。
通窍,就很难杀元丹了。
至于元丹斩法相,更是无稽之谈,亘古未有。
‘就把房冀这个半步元丹当成我目前的目标吧。’
在心中略微定下了这个目标之后,郑均再度看向众将,众将已经拱手称是了。
“好了,诸位都去整备军务吧。”
郑均轻轻一笑,接着道:“高相公,也还麻烦你暂时与卫郡守一起,驻守渔涟郡,同宁远郡互为犄角了。”
“待博州军援军抵达,便可发动攻势。”
高礼山闻言,点头称是,但却丝毫不在意郑均的安排,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前虞余孽’的这四个字。
难怪郑均突破的这么快,一定是吃妖丹的原因!
前朝大乱之时,太祖武皇帝即将马踏天下,即将一统之时,已经濒死的虞室突然蹦出来了一个唐王!
那唐王仅仅用了七十年便突破到了元丹境,一百一十年便已经元丹巅峰,持有虞朝镇国法宝同太祖武皇帝大战,给太祖武皇帝造成了不少困扰。
直到那唐王战死,太祖武皇帝也没有找到那虞朝皇室能够吞噬妖丹进阶修为的方式,只是知道是一门名为‘熠日流光伏龙刀兵术’的神通,还知晓不少虞朝皇族之人因为吞妖丹失误,而被妖丹焚烧经脉而亡的记录。
这也是为什么虞朝皇室子弟稀少,乃是近五朝,也就是乾、夏、魏、虞、周五朝以来,皇室成员最少的朝代。
不过能够活下来的虞朝皇族,无一不是佼佼者,晋升速度极快。
并且这‘熠日流光’,不仅仅有金龙之相,更有金乌大日之能。
乃是天命帝王相!
大周这八百多年的江山之中,每年都在追缉虞朝皇室成员,但凡有姓江之人出现,祖上十八辈都被查了个干净。
就比如那沧澜剑门的江无涯,也是经过六扇门、镇抚司双重探查,查明其祖辈乃是虞太祖义子,被赐姓为江,后来这一脉的嫡传卷入谋逆案被诛,其为旁系,从此便流落江湖。
本以为虞朝皇族本就血脉稀少,经历乱世屠杀之后已经凋零,但却没成想在这里,竟然又出现了‘熠日流光’的传人!
熠日流光传人,进展如此迅速。
必然是虞朝皇室后裔无疑!
若是偶得这神通之人,怎么可能无师自通,境界如此之快!
黑山上有妖魔,郑均前半生碌碌无为,而后如流星般璀璨妖魔,必然是诛尽黑山妖魔,尽得内丹而炼化!
方才突破境界,必然是吞服了那枚北海玄龟的妖丹!
对上了,都对上了!
而且郑均的天赋更加恐怖!
这等吞噬妖丹修行之法,只不过是对境界上的提升。
境界提升太快,注定只有一个结果:认知跟不上、实力跟不上。
和同境界的对手交战时,常常会因为经验不足,缺乏杀伐手段,被斩杀。
而郑均可不同,他的实战经历丰富,并且拥有多门神通,而且修行进度极快!
这说明什么
说明郑均也确实是北疆武道万载第一天骄,悟性逆天啊!
逆天的悟性,再加上这吞噬妖丹便能提升修为的神通……嘶,这下真的是滚雪球滚起来了!
必须要制止,再给他二三十年,大周朝廷必然多出一尊生死大敌来!
想到这里,高礼山内心紧张万分,但明面上还是一副顺从的模样,对着郑均恭敬有加:“请大都督放心,咱家一定协助卫郡守,守好渔涟郡。”
郑均微微颔首点头。
这太监,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儿。
郑均双眸一凝。
虽然洞穿不了这高礼山的内心,但郑均的天目破障还是敏锐的觉察到了这太监似乎有些紧张、有些……惊惧
而且还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敌意。
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如此
郑均有些疑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竟然引起了这老太监的敌视。
“啧。”
郑均轻啧一声,见高礼山已经和卫图退下,准备前往渔涟郡,当即招来魏权,低声道:“小魏,你盯着和高相公一起来的那四位公公,若有什么异常举动,及时通知……若是他们欲行不轨,就地诛杀便可。”
“诺!”
魏权闻言,当即一凛。
还不等魏权离去,郑均再度叫住了魏权,轻声笑道:“大都督府中,缺了不少武官,小魏可愿来大都督府,当一任中郎将”
魏权闻言不由呆若木鸡,接着便毫不犹豫,激动下拜:“谢大都督!”
“不必多礼。”
郑均轻笑一声,接着便将手中的雪守刀摘下,思虑片刻后,张口道:“此刀,便赐予你了。持此刀,无往不利。”
“小魏,此刀裂痕颇多,过几日锻造大师梁宗师会过来送刀,你也把握一下时间,让梁宗师给你修缮一番。”
听到郑均的话语,魏权已经激动难忍,伸出双手来接过郑均的雪守刀,仔细抚摸着这把刀,一时之间,甚至可以用如获至宝来形容。
“对了小魏。”
郑均见此,忽然张口问道:“你知晓曹彻吗”
“曹彻”
魏权闻言,立马冷静了下来,低声道:“大都督是说……大魏朝高祖文皇帝”
“原来是魏高祖。”
郑均闻言点头,接着便挥了挥手:“我知道了,去休息吧。”
“诺。”
魏权闻言,心中同样是翻涌起了惊涛骇浪之色。
大都督为什么会突然问询我这个问题
莫不成,大都督察觉到了我的身份,知晓我也是魏室血脉
看来今夜是该入梦,去问询一番祖宗了。
魏权在心中想着,同时快步离去。
而对于其他诸将,郑均也是嘱咐了一番,顺便迭了一层拓印独孤愿的神通次数之后,便开始长考了起来。
之所以不知道曹彻乃是魏高祖,乃是因为大周面对平民百姓,可不会讲什么历史知识,顶多告诉你前朝是虞朝、前前朝是魏朝罢了。
至于皇帝的姓名,更是不会告知。
只是民间传言,乃是曹与江罢了。
后来郑均成了大都督,他也懒得去考察数千年前的风流人物到底叫什么,只是打听了些故事罢了。
在故事中,为尊者讳,自然不会直呼其名,都是以魏高祖皇帝、虞太祖皇帝为名。
今日之所以好奇,自然是因为脑海之中的那玄龟残魂。
那玄龟残魂看到了‘流影浮生拳镇山河法’凝成的墨色玉玺之后,竟会说出自己是曹彻后人的说法……
莫不成这拳法,乃是魏朝皇室神通
若是如此,倒是说得通了。
除此之外,自己手中的‘熠日流光伏龙刀兵法’,乃是前虞的皇室神通。
那玄龟残魂没认出来,也是因为他在魏朝初年便被斩杀了,没活到虞朝建立,不认得这等神通。
如此看来,自己一人身兼两朝皇室嫡传神通啊。
“看来对于‘流影浮生拳镇山河法’,确实要好好学习一番了,毕竟是一朝皇室绝学,定比其余神通更有妙用。”
郑均在心中想着,同时暗道:“高礼山突然如此来针对我,难不成是认出了我的两门神通,认为我是前朝余孽”
但就算是前朝余孽,也不至于如此吧
魏朝和虞朝,都已经灭亡了。
灭亡的皇室,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而且他一个太监担心什么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不过除此之外,郑均也想不到高礼山忽然对自己有所敌意的原因何在了。
如果自己真的是曹彻或者江愈的后代,那也就罢了。
但是,
郑均真不是啊。
发达之后,查遍了族谱,走访了不少人,郑均也才勉强知道自己这一支是太爷爷那一辈从西北肃州逃难来的,打听之中,乡民们为了阿谀奉承郑均,也是经常胡编乱造,说了些很不靠谱的话。
更有甚者,说郑均这一脉是神武皇帝的私生子流传下来的,因为封地在郑,所以以郑为姓……
这纯属扯淡。
最权威的探查,再加上一点点猜测,也就只能追溯到前虞肃州大族郑氏了。
肃州大族郑氏,同样是五姓七望之一。
不过郑氏本族都已经凋零,徒留传说在肃州了。
而似郑均家这种情况,百分之百不是本部嫡系,甚至有可能是郑氏家奴,赐姓的郑,本姓早就已经泯灭在时光长河中了。
当然,郑均也有可能真就是那五姓七望显赫家族的后裔。
毕竟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能活到现在的,哪个祖上能不是大人物呢一直往前,总能匹配到一个大人物的。
关键,还是现在。
“若是真的如此,那高礼山必然会向永昌皇帝禀报此事,这就麻烦了。”
郑均感觉有些许头疼:“不会是有什么传言,说是魏朝、虞朝有宝藏残留,所以认为我私下里得了魏、虞二朝的宝藏,所以才境界突飞猛进的吧”
这下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还是要好好盯着高礼山,若是没有小动作也就罢了,若是有……”
郑均眸光一冷:“只能让这位高内相死在‘房氏’之手了。”
接着,郑均便大手一挥,修行去了。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巩固根基,等待兵刃送达。
三个月的和平期,还是要休整、发育的。
至于担不担心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那张文突然爆兵
不可能的。
这兵马又不是地里的庄稼,收割一茬就能又立马长出一茬。
人口基数就这么大,他就不可能爆出超过人口数量的兵出来。
而且爆兵之后,至少十年,都没有能力大规模征召了。
就比如如今的宁远、镜渊、渔涟等地,要想在这三郡征兵,顶多征上来三四千人,已经无兵源可征,都在军中了。
“……”
一连月余,郑均都在宁远郡深居简出。
只做了寥寥几件事。
可能说对周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将郡守府更改为大都督府,将宁远郡确定为军队指挥前线,与渔涟郡遥相呼应,互为掎角之势。
这些天来,魏权也化身成了镇抚司头子,每日都在注意随高礼山而来的四个外罡太监的动向,这四个太监除了高礼山前往渔涟郡时,一齐拜会了一次之后,剩下的数日,都在深居简出,十分低调。
这一日,校场之中,郑均高坐主台,望向校场之中,却见得两名鲜卑外罡,正在斗将。
郑均饶有兴致。
一人郑均熟悉,正是白马银枪,曾在军阵之中枪挑数将的独孤愿。
另一人,郑均倒是有些陌生,不太认识,不过和独孤愿战的火热,倒是比当初的诸多将领表现好了不少,能够和当时的魏权相提并论了。
不过当时的魏权为外罡二重,此人已是外罡三重,实力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此人乃是何人”郑均谓左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