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要充分考虑到物以稀为贵的因素,要是二十万锭保大年间的官银一口气放出去的话。
即使不把这个保大年间的南唐官银价格锤成材料价,那估计也相差不太远了。
至于金锭就更不用说了,光是一锭一百两的金锭按照现在黄金每克六百五十元的价格计算的话,黄金卖材料就得二百四十三万一锭。
再算上其古董的稀缺价值,随便一锭品相完美的百两金锭,卖个八九百万甚至上千万很简单吧?
就拿正德八年镇守宁夏御马监张昭五十两金锭来说,重量1884.5克,拍卖成交价六百九十六万。
明嘉靖三十六年内户部拾两金锭,重量367克,拍卖成交价二百零七万。
南宋相五郎十分金贰拾伍两金铤,重量930.4克,拍卖成交价一百七十三万。
而王修缘手中的两万锭南唐保大年间的金锭品相只会更加完美,年代也更早,数量和规格也更加稀有。
所以在少量放出去的情况下价格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当然,两万锭需要慢慢的卖,不然也容易把价格打崩。
不过王修缘不缺现金,所以他也不打算把这些金锭、银锭卖出去,自己留下来做传家宝不香吗!
他把左耳室里面的箱子全部收了起来,然后慢悠悠的向右耳室走去。
右耳室中的陪葬品有很多,其中光是侍女三彩俑、仆从三彩俑以及各类动物三彩俑有数十尊。
剩余的都是一些李璟生前使用过的碗碟、家具、酒具、五谷、食物之类的东西。
总结性的来说,这个右耳室里面陪葬的是象征李璟生前生活场景物品,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不过唯独这个衣比较简单,因为里面的衣服只是丝绸成衣,虽然在当时很贵重。
但是却没有发现皇帝该有的龙袍,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会有龙袍随葬才对啊,想必应该是放在其他位置了吧。
不过王修缘也没有浪费时间去纠结这些事情,只是把这些贵重的古董收了起来。
没错,是贵重的古董。
虽然乍一听只有三彩俑很值钱,其他的那些陪葬品都只是些碗碟、家具、酒具等生前使用过的东西,但是大家仔细想想看。
李璟是什么身份啊,他的身份会使用普通民窑生产出来的普通陶器吗?
肯定是不会的啊,这里的碗碟全部是上好的?邢窑白釉瓷器。
邢窑是唐朝的七大官窑之一,是专门负责烧制白瓷的窑厂,在宋代之前,邢窑比定窑的白瓷要更加优质。
邢窑白瓷以瓷胎色白细腻、釉色釉质温润精巧闻名天下,深受各路达官显贵们的钟爱。
只不过随着唐末以及五代十国持续百年的战乱影响,邢窑因其知名度在那里,其生产的瓷器又特别值钱。
所以在战乱中受到的影响格外的大,大量的工匠被各方争夺或者是主动外逃,这才有了定窑的崛起。
而李璟墓中的邢窑瓷器大多数都是成套的,不单是成套的白瓷碗、盘子、碟子,还包括成套的酒壶、酒杯以及成套的茶壶、茶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