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港城风头最足的影视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叫振华的影视公司。
这家公司拍摄的影片《帝女花》和《少林寺》,连续两年获得港城的票房冠军。
尤其是少林寺,不仅在港城上映,还火遍了日韩和东南亚地区。
如今的票房收入早就过亿。
不仅如此,振华影视还与人合资,在沙田建设了一座影视城。
在沙田影视城刚破土动工的时候,就成为了地产和影视圈子里的一个笑话。
不少的地产界大佬记得,沙田那块荒地,是一名来自北边的土豪二代拍下的。
后来那名土豪二代并没有在港城掀起任何浪花,大家也就不再关注她了。
听说土豪二代将地租借给了振华影视,并不打算在那块地上开发任何楼盘,就连跟土豪二代最熟悉的新红基掌门郭德胜,也快将这个北边来的年轻女子忘记了。
谁都没想到,《少林寺》的爆火,会带动了沙田影视城。听说《少林寺》中的外景,都是在这座影视城中拍摄完成的,不少的影迷慕名前来参观。
然后,就看见了一座到处都是微缩景观的梦幻之城。
在这里,不仅有唐宋明清时期的复古街道和建筑,更有微缩的山川河流,湖泊园林。
进城后,有经营化妆拍照的商行,不仅可以租借到各种复古服饰,还能租借到着名影片中,各种角色的戏服。
游客可以换装出行,在影视城中体会一把跨越时空,梦回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梦幻之旅,还能留下珍贵的纪念照片。
在还没有cosplay的时代,即使是走在潮流最前沿的港城,这种玩法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一时之间,这座影视城震惊了全港及港城可以辐射到的日韩东南亚地区。
每天都有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拍照留念。
同时,各国的影视公司,也从少林寺的画面中,感受到了实景搭建拍摄效果,与背景板拍摄效果的区别。
观众们渐渐开始吐槽那些廉价的背景板场景,拿《少林寺》的实景做为这个时代该有的影视背景标准。
但如果每部电影都要搭建实景,一是需要地,二是需要钱,制作成本太高,很可能根本就收不回成本。
这时候,沙田影视城就像及时雨一样,向所有的影视公司伸出了橄榄枝。
不仅可以租借沙田影视城的现有场馆给大家作为拍摄场地,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对于他们看好的剧本,振华影业愿意为影片搭建专属场景,不过这一部分投入,需算作振华影业对影片的投资,将来不仅要分票房收益,还将永久享有该影片中从片名到角色和场景的衍生品开发经营权。
这些玩法,现在的影视公司,听都没有听说过。
在他们看来,拍一部片子,也就是赚票房收入,毕竟有头脑的,最多想到了在片头片尾打广告,收取商家一定的广告费。
振华要的那些权益,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如此一来,从七六年开始港城、日韩、东南亚,十来部票房冲顶的影片,都有了振华的投资。
并且,振华没有投一分钱进影片实际拍摄,他们只专注于建场馆,提供拍摄微缩实景。
日韩馆、马来馆、印度馆相继建成。
《追捕》、《三少爷的剑》、《幸福的黄手帕》、《大篷车》相继在沙田影视城完成拍摄。
亚洲第一部科幻灾难片《复活之日》,也已经跟影视城签了合约,一个末日场馆,正在搭建中。
随着本子国的《追捕》爆火,高仓健穿的同款风衣和墨镜在影视城的服装店里卖到了爆。
不少的服装厂家也出了仿品,销量就是卖不过沙田影视城。
还有杜丘冬人、真由美、矢村警长、横路敬二等剧中人物的玩偶、陶像、不干胶贴纸、文具等等周边商品,在影视城的周边商铺中,都能买到。
影视城又买下了周边的几块荒地,开始兴建商业街,出租商铺。
不少港城人看好影视城带来的人流,开始搬到这附近来做生意。
到了今年,港城的大佬们才终于注意到了沙田已经兴旺起来的这一片地。
然而,他们发现那附近的地,都被一家叫做振华地产的公司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
振华地产在影视城门口已经有一座六层楼的酒店开业,现在又在修建一座二十层的四星级酒店。
未来,沙田围绕这座影视城,将自成一片生态圈。
陈保罗得意的将集团这三年的发展向谢晚做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