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点头赞同:“大人此计甚好。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官员对礼仪的重视,又能确保朝堂礼仪规范有序。大人可将此想法整理成奏折,呈与陛下,本宫也会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
礼部尚书感激地说:“多谢公主支持,臣这就着手准备。”
此后,太平公主又与礼部尚书就一些具体的礼仪细节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太平公主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她的聪慧与好学,让礼部尚书对她愈发刮目相看。
此次宴请之后,太平公主与礼部尚书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而太平公主并未满足于此,她将目光投向了更多重要部门的大臣。
她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陆续与吏部、户部等关键部门的大臣建立起了联系。每与一位大臣接触,她都展现出非凡的亲和力与敏锐的洞察力。她善于倾听大臣们的想法,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私下的交谈中,她总是耐心地聆听,仿佛能将大臣们心中的每一个细微想法都捕捉到。对于大臣们的诉求,她更是如同对待自己的事情一般,用心去记,时刻放在心上。
有一次,吏部尚书在与太平公主交谈时,不经意间提及最近在选拔官员过程中,由于程序繁琐、标准不一,导致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未能及时得到任用,人才流失严重。太平公主听后,心中暗暗记了下来。没过多久,在一次武则天与大臣们商议朝政的场合,太平公主找准时机,向武则天进言:“陛下,近日听闻吏部在选拔官员时,存在程序繁琐、标准不够明确统一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仅选拔效率低下,还可能导致一些有真才实学之士被埋没,实在是可惜。陛下一向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可否让吏部对选拔程序进行简化优化,明确统一选拔标准,以便能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我武周效力?”
武则天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太平所言极是。人才乃国家之根本,若因选拔程序不当而错失良才,实非国家之福。吏部尚书,此事你需尽快着手处理,务必做到公正、高效地选拔人才。”
吏部尚书赶忙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立刻整改,完善选拔程序,不辜负陛下与公主的期望。”
待吏部尚书起身,太平公主笑着对他说:“尚书大人,此次整改责任重大,关乎我武周未来人才储备。大人若在过程中有任何困难,尽管与本宫说,本宫定会全力支持。”
吏部尚书感激涕零:“多谢公主关怀,有公主支持,臣定当全力以赴。”
又如,户部尚书曾向太平公主诉苦,说如今国家财政收支面临一些困境,尤其是在地方税收征收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导致部分税收流失,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转。太平公主听后,同样铭记在心。随后,她在合适的时机向武则天建议,派遣得力官员到地方清查税收情况,完善税收制度,堵塞漏洞。武则天采纳了她的建议,经过一番整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户部尚书对太平公主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也成为了她坚定的支持者。
户部尚书找到太平公主,诚恳地说:“公主,此次多亏您向陛下建言,如今财政状况好转,税收制度完善,实乃大功一件。公主若有任何吩咐,臣定不推辞。”
太平公主微笑着说:“尚书大人言重了,本宫不过是为国家社稷着想。日后还望大人继续为武周财政尽心尽力,若有新的问题,我们一同商议解决。”
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亲和力以及善于为大臣们排忧解难的能力,太平公主在朝堂之中逐渐吸引了一批支持者。这些大臣来自各个重要部门,他们在朝堂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太平公主的影响力如同涟漪般,以她为中心,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日益扩大,在武周的朝堂上,她的名字逐渐变得举足轻重,而她所编织的权力网络,也在悄然间越发紧密、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