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叹道:“端方也不好对付啊。”
“一线生机,他必然全力以赴,因此找端方或者找我都有可能。”燕三郎笑了,“不过么,我们又要离开,他要是往这里来,好像又会扑空。”
“得胜王关注此事,大概也是为了自己孙子。”
燕三郎点了点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
……
无职无衔的清乐伯悄然离城,这个消息没有多少人知道。
整个盛邑乃至整个卫国,都在围观一场大戏:
粮价争战。
常平仓定价二十文的官粮又持续售卖了十五天。
这是表面平静,实则暗地里波涛汹涌的半个月。
粮商先前被飞流直下的粮价打得落花流水,光是盛邑就有三百多家粮号直接倒闭,业内哀鸿一片。
从常平仓放每斗六十五文的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天。许多商人那时候就大举借债抄底,利钱很高,这几个月下来越亏越多,那一头债务又越滚越高,两座大山一起压下,不知把多少人直接压断了气。
好在平复了半个月后,实力最雄厚的各大粮商也渐渐稳住情绪,定睛一看,没有再降价的趋势,再说二十文的价格在洪水过后也是实打实的地板价,先前不过十五文,再跌还能跌到哪里去?
像庄家这样的大粮商,终于又鼓起勇气继续投钱。
护国公府名下的产业,也有两家粮行。掌柜按捺不住,来找打理一切的护国公夫人贺小鸢请示,言此时是大好机会,趁着低价偷偷买入一些待涨,并不引人注目。
贺小鸢想了想:“你可认得燕记的李开良?”
“自是认得,李开良随着清乐伯,声名鹊起。”两大掌柜都道,“护国公府与清乐伯交好,我们与李开良还有生意上的往来哩。”
贺小鸢笑道:“那好,你们去找李开良,就说我问他购不购粮。他要是买,你们就跟;他要是不买,你们也别动这念头了。”
两人听了,依言行事。
结果李开良的回复是:燕记不参加。
常平仓的官粮终于又被买光了。
但是这一回,参与购粮的主力不仅是二道贩子,还有广大平民。
百姓在观望了这段时间后,一来是米缸又空了,二来是想明白了:此值非常时期,粮价一度都涨上百文了,如今居然跌回二十文,一个多月前买一斗米的价格,现在能买五斗,还奢望啥?
做人要知足,买买买!
这回常平仓像是用尽最后一分力,其后一个月都没再开仓。
民间骚动,王廷上也不消停,臣子质问常平仓库存,教仓守官员好生为难。经过萧宓上一轮整顿敲打、杀鸡儆猴,现在粮官们守口如瓶,对谁也不敢泄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