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我提议对棉质内衣内裤的尺寸,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
老张头凝视着拿着图样,低声地说道:\"毕竟,每个人的身形高矮胖瘦千差万别,细致划分尺寸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张泛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在那个时代,橡胶尚未问世,更别提后世的化工产业了,因此皮筋自然也是无从谈起。
那么内衣内裤的尺寸大小,就要与人的腰围相适配了。
当然了,皮筋的替代品倒也并非无迹可寻,牛羊等兽类的筋腱便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然而,这些筋腱都是稀缺之物,是制作弓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若将它们用于制作皮筋,实属大材小用,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了。
张泛沉吟片刻,目光在老张头手中的图样上流转,忽而一亮:“老张头,虽然牛羊筋腱稀缺,但你可曾想过,利用其他更为常见的材料来替代?比如,我们能否尝试用竹片或者细麻绳来编织出类似的弹性结构?”
老张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点头附和:“家主言之有理,老朽怎么就没想到呢!竹片坚韧,细麻绳又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二者结合,或许真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替代品来。”
得到启发的老张头,开始认真琢磨研究起来。
他将上好的竹片,剔除内瓤和外皮,只保留富含纤维的夹层,而后将其分割极为细致的长条,混合细麻编织成坚韧又带有些许弹性的复合线。
而后将内衣内裤的束口处,利用复合线做成褶皱状,虽然效果依然不能满意,但是却足以替代牛羊筋腱。
既然弹力问题解决掉了,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不过,老张头并未放松大意,从材料的选择,到编织的手法,再到如何保证内衣内裤的舒适度和耐用性,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尽善尽美。
经过数日的努力,老张头终于制作出了一批各样尺寸大小的样品。
这批样品不仅尺寸更加细致,满足了不同身形的需求,更在弹性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张泛大笔一挥,从张家私库中拨出一万两白银,让老张头召集裁缝,成立张家衣帽坊。
一个月之后,一大批优质的棉质内衣内裤便赫然出现在张泛的眼前。
张泛亲力亲为,将这些内衣内裤逐一分发至军中。
起初,将士们还心存疑虑。然而,当他们亲身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舒适感时,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誓言要加倍努力训练,以报答张泛的深情厚谊。
随着棉质内衣内裤在军中的广泛普及,其卓越的舒适性与便捷性,迅速传遍了整个天枢郡。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闻讯后纷纷涌来,彼此间急切地询问着如何能够购买到这些优质的内衣内裤。
张泛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决定借此良机大力推动天枢郡纺织业与制衣业的发展。
于是,他再次召集了天枢郡各部落的首领以及天枢商会的长老们,共同商讨如何扩大棉花种植与棉布生产的规模。
众人深知此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纷纷表示愿意投资合作,共同携手推动天枢郡纺织业和制衣业的繁荣。
在张泛的积极推动下,更多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准备用于来年的棉花种植。与此同时,天枢郡的纺织业也迅速崛起,成为了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面对棉花供应不足的问题,他们巧妙地利用棉线、细麻或蚕丝等原材料,制成了混合布料。
这种创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成品布的数量,还意外地提升了布料的舒适度。这一举措无疑为天枢郡纺织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张泛望着眼前繁荣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他深知,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老张头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天枢郡百姓的共同努力。
为了表彰老张头的卓越贡献,张泛特地将他提拔为张家衣帽坊的大掌柜,并赐予了他白银百两、良田十亩、城内独门宅院等丰厚的奖赏。
老张头感激涕零,誓言将继续为天枢郡的纺织业与制衣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天枢郡纺织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商贾慕名而来,希望能够与天枢郡建立合作关系。
张泛借此机会,让天枢商会副会长祁着静协同苏双,积极与各方商贾洽谈,推动天枢郡的纺织品、牛羊皮、煤炭等商品,走出天枢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与此同时,张泛也在致力于解决如厕后的卫生清洁问题。
尽管这听起来略显尴尬,但实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