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大人,张曼成竟敢公然杀害朝廷命官的亲眷,此事非同小可,绝不可姑息!”
张懿闻言,眼前一亮,却又闪过一丝无奈:“贾长史,我何尝不知道?若是那张曼成只是玄巾教首领,那此事倒是好办了。
不过,那张曼成背后,可是有朝廷要员和世家大族撑腰。若要取其性命,并非易事啊。”
张懿叹了口气,而后拿起茶杯,准备喝口茶水,缓缓心情。
“刺史大人,据属下所获情报,玄巾教暗中集结私兵,图谋不轨!”
“咳咳……”
张懿被茶水呛到,急忙放下茶杯道:“你说有人要造反?这可是重罪,若无确凿证据,那便是诬告之罪,轻则流放,重则死刑。”
并非张懿不愿相信,虽说眼下大汉朝廷问题重重,但是此时的朝廷威严犹在。张懿实在难以想象有人敢于起兵反抗。
相反,有不少人被敌人诬陷造反,冤假错案频发。
此类事件,并非未曾发生,曾有不少人企图利用朝廷的力量,打击灭杀政敌。
他们悄悄在对手府邸,放置了几把刀剑,几件窥视之物,胆大的甚至伪造龙袍,欲冤枉他人造反。
此等拙劣手段,自然是瞒不过朝廷,后来被抄家,主使之人被斩首示众,其家人也被流放。
若贾诩所获消息,也是如此,那就无法有效的惩治,有人撑腰的张曼成。
贾诩将他搜集整理的证据,摆在张懿面前,沉声说道:“刺史大人,这些是属下搜集的证据。
而且属下还听说,此事镇北将军张泛,也得到了确切消息,已上书朝廷,请求出兵剿灭玄巾教。”
半信半疑的张懿,拿起证据仔细查看,随后震惊地问道:“聚众百万,拥兵二十万,这怎么可能?你莫非在夸大其词?”
贾诩听后,只是摇头苦笑不已,却并未多加解释。
张懿见贾诩如此反应,也不再追问,继续查看证据。结果越看越惊,不禁冒出了冷汗。
朗朗乾坤之下,竟有妖道聚众百万?为何各地官吏,毫无所闻?
更令他震惊的是,就在他眼皮底下,玄巾教竟悄然在太原郡中,集结了不下万人的私兵。
不仅配备了兵刃,还配备了不少盔甲。
大惊失色的张懿,派人稍微一打听,结果得到的消息,都证实了贾诩所呈证据的真实性。
之前未曾了解,像他这样的刺史,平时并不与底层百姓接触,若非下属提醒,他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
稍微一查,张懿便知,仅晋阳城中,就有数千人,是玄巾教的教众。
这样一股力量,若真的聚集起来,再加上那万余私兵,张懿单是想想,便觉得头皮发麻不已。
若他们真的心怀不轨,突然发难,太原郡必然陷入混乱,而晋阳城被玄巾教攻破占领,也并非不可能,而他这个刺史,必然是首要攻击目标。
张懿不禁感叹:“真是没想到啊,那张曼成竟然真的包藏祸心!”
但是,若他能主动揭发,并在镇压玄巾教中有所建树,那么位列三公,权倾朝野,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他已是并州刺史,权柄不小。但哪有位列三公,权倾朝野,来得痛快舒服?
想到此处,张懿难掩激动之色,笑着说道:“贾长史,你我一起撰写奏章,上报朝廷,缉拿反贼!”
贾诩点头表示同意:“属下自然愿意为大人分忧解难。”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但是,除了向朝廷上奏,我们还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城内的三千玄巾教私兵突然发生暴动。
况且,一旦朝廷下达旨意,刺史大人也应即刻剿灭太原郡境内的玄巾教。”
张懿听后一愣,点头表示认同:“贾长史所言极是,我们确实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我这就下令,让王都尉集结将士,以防不测。”
“大人,照理说,这个方法,确实可行。”
贾诩突然苦笑一声,无奈地说:“但是,晋阳城内的郡兵,已经久疏战阵,人数也不足,恐怕难以担当重任。”
张懿听后立刻冷静下来,他的思绪,一直集中在立功之后的事情上,却忽略了该如何剿灭玄巾教了。
正如贾诩所说,郡兵确实难以胜任剿灭玄巾教之事。
贾诩的话,还算客气,太原郡表面上有五千郡兵,实际上吃空饷极为严重,能有三千郡兵就不错了,而且大多数都是些泼皮无赖、老兵油子。
而那些军中的将校,大多数都是城内各级官吏和富户的家族子弟。
都尉王丰,更是太原郡王家的嫡系血脉,而王家则是太原郡最为强横的世家,就连张懿也不得不避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