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你见过哪个卓越男人一辈子只有一件衣裳的?”
“呸!狡辩!大男子主义!”
~~~~~
两国迎来短暂的和平。
燕无忌考虑再三,经摄政王同意,指挥大军后退200里,放弃三座州城,一直退到天霞关。
杨见一面上奏折报告皇帝,一面挥军前进,收复三座州城,步步紧逼徐军。
每到一座城市,必整顿军务,救济百姓。为巩固到守的地区,在当地招兵买马,修固城防。
没过几日,皇帝新征召的三万兵马交付使用,这样杨见手里有了十万雄兵。
每日任务除了巩固防务便是督促练兵。
半月之后,又来了一道圣旨,旨意除勉励外,还寄托收复全部领土的厚望。
杨见很理解皇帝的想法,奏折回复:“臣杨见,一定施展所能,尽力收复吕山国土,不过敌人虽然败退,实力仍然不容小觑,需要给出时间,徐徐图之。”
皇帝八字评语:
如此甚妙,大将军依照时事,自行决断。
…
杨见的帅府设在距离天霞关30里处的三台城。
这一日,秋高气爽,杨见来了兴致,带着苗薇、苏婉儿、李苦瓜和唐索等几十名亲兵去郊外登山。
与天霞关对应的是一座映日峰。
海拔1千多米,为周围百里最高山峰。
杨见一行人用半天功夫登上最高处,山顶是一块平地,生长几十棵松柏树,其中一株要三个人合抱,已有千年历史。靠山侧建一座庙宇,山崖边,有一座观日亭。
众人多日征战,今日登高望远,感觉视野开阔,心旷神怡,一时间洗净身上杀气。
大伙在山上吃了些带来的食物,未时尽兴,沿路下山。
风吹身上衣衫,微有凉意。
几十个人说说笑笑,策马奔腾,走在最前面的唐索和李苦瓜忽然勒住马缰。
20米开外,宽宽的土路中间,站着一个带斗笠的大汉,双手抱胸,手中一柄宝剑。
看身形似曾相识。
唐索低声喝道:“朋友站在官道之上,意欲何为?”
大汉说:“你们可是吕山国三军总帅的座驾?”
唐索震惊,心生警惕:“不错!阁下是谁?”
大帅出游乃是最高军事机密,外人绝无可能得知,此人怎会清楚?还守在半路上?
“那就对了!”
大汉一边说,一边摘下头上的斗笠,赫然竟是那天酒店中喝酒的落魄乞丐!
“幸会、幸会”
大汉双手抱拳。
唐索心里翻江倒海:
这厮原来不是好人!
面上不动声色:“原来是阁下,你既知道是大帅仪仗,拦路又是什么意思?”
大汉说:“奉徐山国大军元帅燕无忌之令,取杨见项上人头,”